酒駕的危害人人都清楚,隨著大家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提高,相信酒駕的人也會越來越少。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,酒駕并非是由直接喝酒導致,也可能是被動導致。一不小心,你就有可能“被酒駕”。
明明沒喝酒卻被查出“酒駕”,那可就太冤了~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系列可能導致大家“被酒駕”的原因清單,大家可以根據這個清單提前“避雷”,以免給假期乃至平時帶來誤會和不愉快.
高糖分的水果只要儲存不當,就有可能因為發酵而產生酒精,食用后會導致口腔內乙醇含量陡然升高。以荔枝為例,吃下兩顆荔枝后,進行酒精檢測顯示為27ml/100ml,完全達到酒駕標準。食用這類水果后,可以用清水漱口,等十分鐘左右后再開車,這時候口腔內的乙醇含量已經明顯下降甚至消失了。市面上有售的盒裝提拉米蘇、蛋黃派這類點心,在包裝上都會明確注明含有食用酒精。這是因為有些蛋糕中的面點需要酵母來發酵,在發酵過程中,會產生食用酒精。此外,一些蛋糕點心為了保持口感和風味,也會在表面噴灑少量食用酒精。吃過這類點心后開車,是很容易被查出酒駕的。建議大家開車外出游玩時,避免食用此類食品。在購買食品的時候,查看包裝上的配料表,最大程度上避免誤食含有酒精的食物。此外,還有生活中常見的用酒烹飪的菜品,比如“醉蝦”等,開車時要避免食用這類食物。有不少人會為了提神喝紅牛,不過駕駛員們可要注意啦,喝了一瓶紅牛之后,馬上進行酒精呼吸儀檢測,結果會顯示體內酒精含量為5mg/100ml。等待15分鐘后再次測試,檢測儀顯示數值才為0。開車的時候,選擇飲料還是要注意成分,避免喝酒精飲料或是發酵型飲料。